(←上一章): 人间只有情永在–《盗墓笔记》读后感 (下一章→): 只有我们知道,他们再也没有未来
传言中,盗墓是这样规定的,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蜡,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水银癍,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这句是说盗墓的主要派别的“身份证”。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这句是说盗墓的时候的典故,倒斗就是盗墓,星峰就是龙楼宝殿也就是古墓。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 水银斑就是古代的文物到了现代,人们为了保存它,用水银把它泡起来,年代久了就会长出水银斑,所以叫水银斑,养明器,明器就是文物。龙楼宝殿去无数这是说盗墓的去过很多地方,也做经验丰富之意。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这句是说在古墓里碰上窨沉木或者是青铜做的棺材,就要小心了,因为这两种材料是专门为防止墓主诈尸而专门定做的,这样的墓主一般是在装殓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尸变的征兆。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 这句是说盗墓贼碰上把棺材竖着葬在墓里的和整个墓葬呈现匣子状的形态,就是像搬山卸岭这样以人数和诡异的方法而盗墓的也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这句是说穿着红色衣服的尸体容易诈尸,如果是已经诈尸了的,如果在古墓中听到鬼笑的话,那这墓中的一定是厉鬼,反倒是哭的鬼比较好对付。 明确记载设专职,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
在民间传说里,曹操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他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止他的奸,还有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就如书中的战国鲁王,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刘武是刘邦的孙子,其父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是汉景帝刘启。刘武正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可以想见刘武陪葬的丰厚程度。
刘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侧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组成,设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经现代考古测量,墓室总容积大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大的空间,陪葬品该有多少啊。史上具体记载了曹操的盗墓行为,在陵墓打开后,他亲临现场,指挥取宝。《水经注疏》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据说,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可见盗得财宝之巨。
曹操因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盗掘的险境,他生前就提倡薄葬、秘葬。《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公元218年曹操颁布《终令》,即遗嘱,表示陵址要选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不只如此,为防盗掘还做了好多疑冢。成书于南宋时期的《舆地纪胜》称,“曹操殁后恐人发其冢,乃设疑冢七十二”;同一时期罗大经著作《鹤林玉露》称“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冢也。”又称,曹操实际葬在高陵,又称西陵,但高陵在哪至今仍是考古界困惑的一个谜团。
作者: becky@
加微信 dmbjqun (按住3秒复制)看南派三叔最新小说。支付宝首页搜索 514769179 ,你会回来打死我(滑稽.jpg)
(←上一章): 人间只有情永在–《盗墓笔记》读后感 (下一章→): 只有我们知道,他们再也没有未来
喜欢盗墓笔记小说的话请把 www.daomubiji.org 告诉给你的朋友哦!
(←上一章): 人间只有情永在–《盗墓笔记》读后感 (下一章→): 只有我们知道,他们再也没有未来
寻龙诀,人点蜡,鬼吹灯
[回复]@becky 技术流啊
[回复]